諗起買雪櫃,好多香港人都會諗到三星呢個品牌,但係市面上咁多型號,究竟點樣揀先至最啱自己屋企用?其實選擇雪櫃唔單止要睇容量同價錢,仲要考慮到香港獨特嘅居住環境同氣候特點。今日就同大家深入淺出咁分析下點樣揀部啱心水嘅三星雪櫃,同埋點樣保養先可以令部機更耐用。
三星雪櫃有咩特別技術?
講到三星雪櫃,不得不提佢哋嘅獨門技術。好似SpaceMax™呢個技術,用咗特別薄身嘅隔熱物料,令到雪櫃外部尺寸不變嘅情況下,內部容量可以增加唔少。好似RT31CG5420S9型號就用咗呢個技術,比起傳統雪櫃多出20升容量,對香港細單位來講真係好實用。
另外仲有Twin Cooling Plus™雙冷卻系統,好似RF48A4000B4型號咁,冷藏室同冷凍室有獨立蒸發器,可以分開控制溫度同濕度,咁樣唔單止可以保持食物更新鮮,仲可以防止氣味互相影響。講真,我用過之後真係覺得食物保鮮時間長咗唔少。
仲有智能變頻壓縮機都係一大亮點,可以根據需要自動調節冷卻速度,比起傳統壓縮機慳電之餘,噪音又細,而且溫度波動可以控制在0.3°C以内,對食物保鮮好有幫助。
點樣揀啱容量同尺寸?
選擇雪櫃容量嘅時候,首先要考慮屋企有幾多人同埋買餸習慣。一般來講:
1-2人家庭:250-300升已經夠用
3-4人家庭:300-450升會比較適合
5人以上大家庭:建議選擇500升以上
好似RB29FERNCS9型號有286升容量,就幾適合小家庭使用;而RS63R5597B4型號有成630升,就啱大家庭多啲。
不過齋睇容量未夠,仲要度清楚屋企預留放雪櫃嘅位置。香港廚房通常比較細,所以要仔細量度闊度、高度同深度,仲要預留散熱空間。好似RT31CG5420S9型號嘅尺寸係600x1715x647mm,就比較適合細廚房。
仲要留意雪櫃門嘅開啟方向同角度,確保唔會撞到其他廚櫃或者牆壁。最好預留多啲空間,等雪櫃門可以完全打開,方便攞嘢同清潔。
能源標籤同節能功能點樣睇?
睇番三星嘅雪櫃,大部分型號都攞到1級能源效益標籤,好似BESPOKE系列咁,真係幾慳電。但係點先可以更慳電?其實可以留意以下幾點:
選擇有AI節能模式嘅型號,好似RS80F65J1FSH咁,可以自動調節壓縮機速度同除霜周期,最多可以慳到10%電
設定合適溫度,冷藏室4°C、冷凍室-18°C就已經足夠
定期清理冷凝器,保持散熱效果
講開又講,我發現而家新型號嘅雪櫃真係慳電咗好多,長遠計可以慳返唔少電費。
雪櫃門設計有咩講究?
雪櫃門設計唔單止影響外觀,仲關係到使用方便程度。三星有幾種唔同嘅門設計:
對門式設計好似RS80F65J1FSH咁,有成616升容量,適合廚房空間大嘅家庭。部分型號仲有自動開門功能,撳一下就可以自動開門,幾方便。
多門式設計好似RF48A4000B4咁,有468升容量,將唔同食物分區存放,保鮮效果更好。
雙門下置式設計就好似Bespoke AI系列咁,冷凍室放喺下面,日常常用嘅冷藏室就喺眼望水平位置,唔使成日彎腰。
揀門設計嘅時候,要考慮自己嘅使用習慣同廚房布局,仲要諗埋將來會唔會搬屋或者重新裝修。
點樣保養先至可以延長壽命?
雪櫃保養得好,用多幾年都無問題。以下係一啲實用貼士:
首先,定期清潔好重要。建議每個月用軟布同溫和清潔劑擦拭內外表面,門膠條就要用舊牙刷清理縫隙。記得唔好用刺激性清潔劑,否則會損壞表面。
其次,要留意散熱空間。雪櫃兩側同背面要預留足夠空間散熱,如果唔係會增加耗電量,長遠仲會影響雪櫃壽命。建議兩側最少留5-10cm空間。
仲有就係要識得處理常見問題。如果發現雪櫃結霜或者漏水,可以先檢查門膠條係咪密封良好,同埋排水孔有冇堵塞。如果問題持續,就要搵專業師傅檢查。
另外,如果雪櫃兩側摸落去熱熱哋,其實係正常現象,因為散熱管通常安裝喺側板。但係如果溫度過高,就要檢查係咪散熱不良。
個人使用心得分享
用咗三星雪櫃一段時間,我覺得有幾個功能真係幾貼心。好似CoolSelect靈活變溫室可以根據唔同食物設定最適合嘅溫度,肉類設定0°C,蔬果設定3°C,保鮮效果真係唔錯。
仲有Power Cool快速製冷功能,有朋友突然來訪時,可以好快咁冷凍飲品,真係好方便。
不過都要提提大家,雪櫃唔好塞得太滿,否則會影響冷氣循環。同埋要避免將重物放喺門架上,以免影響門鉸鏈壽命。
常見問題
點解雪櫃會結霜?
通常係因為門無關好,熱空氣入咗雪櫃形成水氣。可以檢查門膠條係咪密封良好,同埋確保雪櫃門無被雜物頂住。
雪櫃發出怪聲係咪壞咗?
唔一定,有時係壓縮機運作聲或者製冷劑流動聲。但如果係好大聲嘅金屬摩擦聲,就可能要搵師傅檢查。
點解雪櫃兩側會發熱?
呢個係正常現象,因為散熱管安裝喺側板。但如果溫度過熱,就要檢查散熱空間係咪足夠。
雪櫃點樣清潔先正確?
斷電後用軟布同溫和清潔劑擦拭,重點清潔門膠條同層架。唔好用腐蝕性清潔劑,以免損壞內壁。
製冰機唔出冰點算?
可以先檢查供水管係咪正常,同埋濾水器係咪需要更換。如果問題持續,建議聯絡三星客戶服務。